汉口-东方茶港
2006年7月,中央电视台《鉴宝》节目现场,一块收藏自山西的砖茶拍出15.8万元的天价。这是一块产自清代,由汉口“天顺兴茶行”销往俄罗斯的砖茶。
清末民初,俄国茶商维索茨基在汉口制作砖茶,曾经控有俄国茶叶贸易市场1/3左右的交易量,成为俄国沙皇宫廷的御用茶品 。 砖 茶 的 每 一 子 块 上 均 书 写 俄 文‘ХАНЬКОУСКIЙ’(汉口的)字样。直接标示了茶砖的制作地点汉口。
汉口砖茶生产有其无比辉煌的历史。1873年,汉口顺丰砖茶厂采用蒸汽机制茶,一年可压制砖茶15万筐,为当时全国同类工厂中创办最早、规模最大的机器制茶企业。对于机器制茶,当时是这样记载的:“在汉口之俄办砖茶厂,制造砖茶之方法简单而有效。有一笨重之模型,上有精细花纹,放于水压机中,不论红茶或绿茶,经过平常制造过程后,再加蒸热而放入模型中,其程序为先放一层上等茶,然后放一厚层之粗劣茶叶、再加一薄层上等茶于面上。俟复以模型后,再用水压机重压之。旋去压力,取出模型,即得砖茶。经三星期之干燥,即告完成。”
之后半个多世纪里,汉口俄国茶叶贸易公司多达数十家,几乎操纵了汉口砖茶市场,“砖茶一项,几为俄国惟一市场”。“汉口烟筒林立者,即俄商以机器制茶之屋也”。其中顺丰、新泰、阜昌、源泰四家财势最大,被称汉口“四大俄商洋行”。
到1893年,包括顺丰砖茶厂的三部砖茶机在内,汉口四大俄商砖茶厂一共拥有蒸汽动力砖茶机十五部,茶饼压机七部,雇佣工人共8900人,他们将在汉口压制的青砖、米砖、花砖等各式砖茶远销国外。正是因为俄商对茶叶的青睐催生了汉口的砖茶工业,砖茶出口贸易日益兴旺,跃居全国首位,使汉口成为中国近代砖茶工业的诞生地,成为中国最大的砖茶之都。
货到汉口,茶到汉口香。湖北汉口是华夏大地不可或缺的茶文化、茶历史、茶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。中国茶史专家说:“世界茶叶主要靠中国,中国茶叶主要靠汉口。”
据史料记载,1861年由汉口港出口茶叶8万担,1862年21.6万担,1915年出口创历史最高,达112万担,占当年全国茶叶出口64%以上,1934年仍达61.8万担,占全国65.6%,这期间汉口输出的茶叶多年占全国60%以上,最高年份达到96%。汉口因此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之地和国际茶叶交易市场,被欧洲人称为“东方茶港”。至今珍藏于恰克图的一张万里茶路路线图,由中俄商人绘制,图上明确标明万里茶道起点为汉口。
2012年,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《茶叶之路》栏目组在武汉拍摄武汉专题片时,该栏目导演汤文靖感叹而言:汉口可谓华俄茶叶之路“真正的起点”。
东方茶港再掀万里茶道浪潮
武汉黄鹤楼茶叶有限公司系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企业(前身是武汉市茶叶公司),成立于1951年,一直致力于服务“三农”,推动茶叶产业化进程,宣传茶文化等方面工作。
近年来,公司按照“办市场、建基地、创品牌、开连锁”的思路不断发展,公司旗下拥有现有汉口茶市和陆羽茶都2家大型茶叶批发市场,一北一南遥相呼应。经营面积4万平方米,入驻商户600余家,市场内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名优茶叶品牌,市场年交易额20余亿元。两个市场是联结茶农与消费者的桥梁,也是市民购茶、品茗、休闲的理想去处。
公司现在神农架、武汉市周边拥有有机、绿色生态茶园基地1万亩,建设专业合作社8个;建有现代化的茶叶初制、精制加工厂各一座;创有“天龙”、“黄鹤楼”品牌系列。
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内蒙古草原茶叶贸易 内蒙古草原茶文化
Copyright © 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335号
电话:13734713193 地址: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西顺城街 网址:www.nmgcycl.com 蒙ICP备17001021号-1 技术支持:牧仁俊杰